商業法則,說到底就是關系的法則。或者說,商業經營的結果就是關系經營的結果。也許很多人不會同意我的觀點,感覺經營關系是短視行為,小人行為,擺不到桌面上來,但在我看來恰恰相反。
你有沒有關系,有什么樣的關系,與你的人際技巧沒有太大的關系,而與你的境界有很大的關系。或者說,你要有一個好的關系,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格局,而不是去學習和掌握什么人際技巧。
懂得滿足他人的需要
一個有道德感的人,會是一個了解他人并盡自己能力滿足他人需要的人,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在他人擁有機會的時候,不遺余力地給予支持和幫助,為他們助威、為他們吶喊。不管他自己心里是如何想的,相信他的無私最終會得到好的回報。
唐駿在微軟工作期間曾經與勞麗·羅娜特分別領導著一個團隊。羅娜特女士工作十分努力,唐駿在看到他們的團隊做出了可喜的業績后,唐駿就主動向公司上級領導提交了一封表揚信,使羅娜特女士得到了應有的提升。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唐駿都會給她發郵件問候:“我的部門之所以會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謝你對我們的幫助……”。最后,唐駿能夠回到中國大陸來發展也多虧勞麗·羅娜特的極力推薦。
回首現在的職場,有太多的人不是注重相互之間的互助互贏,而是相互拆臺,互不服氣,看到別人有成績就眼紅,背后說風涼話,看到他人有機會就著急,也要進去爭一爭,這種容不得他人比自己好,容不得他人有起步的心態,是非常不明智的。可以這樣說,窩里斗最好的結局也僅僅是大家都不落好。
一個人的成功與他周圍人的成功有很大的關系,當你看到他人有了成績,有了機會的時候,要由衷地贊揚他們,要積極地伸出援助的手,為他們出力,為他們祝賀。他們一旦獲得成功,就會由衷地感激你,在你需要的時候,就會出面為你說話,為你出力。
懂得讓他人獲得好處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利益關系,不要相信這個世界會有免費的午餐。他人為什么喜歡你,他人為什么恨你;他人為什么追隨你,他人為什么拋棄你,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利”在其中。
胡雪巖幫助左崇棠籌集糧草時,左崇棠通常是買糧不給現錢。胡雪巖又沒有更多的錢墊付,就找漕幫的尤五幫忙。尤五和糧商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只要尤五出面擔保他就能夠從糧商那里借來糧食。胡雪巖找到尤五說:“你借我糧米讓我來暫時替你保管,當你認為什么時候出手對你最有利的時候,你開一個價錢,我就結帳給你。”尤五聽胡雪巖這樣說心里暗喜,感到有利可圖,就同意了胡雪巖的建議。胡雪巖依靠尤五的支持為左崇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軍糧,并獲得了左崇棠的信任,最終左崇棠把軍需采購的任務悉數委托給了胡雪巖。
曾仕強教授非常贊賞胡雪巖的做法,他認為:“一個人要請人家幫你忙,千萬記住胡雪巖的做法,就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考慮事情,而不是只替自己打算盤。”
被評為2007年度全國十大杰出青年的安踏掌門人丁瑞忠,在談到他成功的原因時,這樣說道:“51%與49%是父親教給我的黃金分割比例。他很早就告訴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讓別人占51%的好處,自己占49%,長此以往,就可以贏得他人的認同、尊重和信任。”
你要想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就要懂得讓他“有利可圖”,無利可圖,只是白白忙活,是沒有人愿意和你長期交往下去的。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