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從公司離職了。
我曾經認為,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好員工,因為我太獨、太挑剔、不喜歡聽話的好孩子、而且討厭一切想要改變我的人。
但是三年過去,我改變了不少,我必須承認,所謂“進步”的過程,就是被認可的過程,也是被“馴化”的過程。
所謂“馴化”,就是了解規則、遵守規則、利用規則的過程。
我并非被某些人“馴化”,而是被社會與職場的規律馴化。我曾經鄙視這個過程,但今天看來,作為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如果你想在這個社會里做成點兒什么,“被馴化”是不可避免的。
我是一個資質平庸的人,以下這些心得只適用于愚鈍且資質平庸的我,對于才華橫溢的天才們并不適用。
7年前,我和北京交通臺的潘久陽聊天,他說“什么叫好員工啊,好員工特簡單,就四個字:聽話、出活”。這話我一直記著,這是至理名言。
什么叫“聽話”?
有句老話叫“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誰是“東”啊?你的直屬領導就是“東”,大部分時候,聽他的話準沒錯兒。
根據我的經驗,一般來說,領導都比你水平高,起碼在一點上是這樣:他比你信息更全面、判斷的更準確。因為領導更容易接觸到更高層,更了解更高層的意圖,他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在自己的角度上認為“這么做對”,但領導在更高的層面,并不一定這么看。
什么叫“出活”?
就是領導給你的工作,你得按時完成并且匯報總結。如果這個工作要持續較長時間,那么你需要階段性的給領導反饋。我們經常犯一個錯誤,領導安排的工作,他不問你也不說,黑不提白不提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真過去了?
哪兒那么容易啊!領導都記著呢,你等他問你的時候——“誒小陳,上次安排你做的那事兒怎么樣了?”——他就已經在心里給你寫上了標簽:“不靠譜”。一個“不靠譜”需要用十個“靠譜”來扭轉,兩個“不靠譜”就很難轉變印象,三個“不靠譜”你就沒有機會了。
“出活”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超預期”。這個咱們在下一點聊。
有一天加班,晚上2點鐘到家,收到老板的一封郵件,批評我工作不到位。
我收到郵件后就很崩潰,還很委屈。于是當即奮筆疾書,回郵件!解釋我是如何工作的,我做的如何有道理,我做的如何有效果……寫了2000多字。
寫完了,我好像冷靜了一些,我就琢磨一個事兒:如果我是老板,我對一個員工工作不滿意,于是我給他寫了封郵件批評他,我想看到的是他洋洋灑灑的解釋和辯解嗎?顯然不是??!
然后我就突然明白了,于是我把那2000多字都刪了,簡單回復了一句話,大意是:我會反思工作的問題,然后盡快整改。
兩個月后我晉升了。在我的晉升儀式上,我對我老板說起這件事,他對我說:我知道你很委屈,我就是想看看,你在面對委屈和壓力時,會有怎樣的反應?這體現了一個人的成熟程度。
當你正在忙于某項工作時,有同事來向你“求助”,很多時候我們會很直接、甚至粗暴的拒絕,殊不知這樣做正在給你今后的工作種下麻煩的種子。
風水輪流轉,在一家公司里,大家的工作互相交叉的幾率很大,說不定你會用上誰,這些人脈關系需要平時去維護。今天你幫助了人家,說不定明天對方就會成為你的救命稻草,這非??赡堋?/span>
領導安排的工作,不能說“我做不了”、“我做不到”。
公司請我們來工作,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就沒有價值。工作推進中遇到困難,無法繼續進行,這是很正常的事兒,我們需要做的是主動尋找答案和辦法,哪怕你的辦法不妥,那么就去問,但無論如何不能對你的領導說,我不會。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員工最關鍵的能力,沒有之一。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特別正常,在這時,我們有一項義務,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公司里,少說閑話,不說是非話,不做是非人。
你就相信一點:你說的每句話,你的老板都會知道。好話可能不一定,壞話則是一定的。還是做個正直的人吧,這樣最簡單,也受益最大。正直人的原則是:批評當面說,贊美背后講。
好多同事和朋友和我聊過離職的話題,我對朋友們的建議是,如果你因為覺得工作不爽,那就別離職,因為甭管到哪里,都會不爽:老板不喜歡、同事不可愛、工作太勞累、關系太復雜……
我以我在多家大公司工作的經歷擔保:幾乎所有我工作過的公司,令人不爽的事兒都是一樣的。
那么什么時候離開呢?我想,有兩種情況:
1、在這家公司,你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無法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了;
2、在這家公司,你已學到足夠的知識,可以在新領域或新平臺上一展身手了。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