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中,按貢獻產生的年份排名,前10位是他們:
1.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 -1790)
2.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2 -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inslow?Taylor,1856 -1915)
5.卡爾·巴思(Carl Georg Barth,1860 -1939)
6.亨利·甘特(Henry Laurence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 -1924)
8.莉蓮·吉爾布雷斯(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 -1972)
9.哈林頓·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1853 -1931)
10.莫里斯·庫克(Morris Cooke,1872-1960)

亞當·斯密如雷灌耳,經濟學的開山鼻祖,著作《國家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系統(tǒng)性地提出了經濟學說,從此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開始登堂入室,歷久不衰。據說他從1768年開始著述此書,花了五年時間基本完成,1773年后又花了三年時間潤飾此書,直到1776年才出版發(fā)行,迅速在英國本土引起廣泛討論,并且傳遍歐洲和美洲。該書俗稱《國富論》,中國人最早獲悉此書要等到1902年嚴復的《原富》。
在18世紀下半葉由英國人亞當·斯密奠定的管理思想,進入19世紀只有兩個人加以推進,他們分別是羅伯特·歐文和查爾斯·巴貝奇,當然也都是英國人。
羅伯特·歐文是個頗有成就的實業(yè)家,在“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的思想影響下,在自己負責的新拉納克工廠里采用多種措施改善工人的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工人宿舍,晚間文娛中心),努力實行人性化管理和層級管理,重視人的作用,也重視教育的作用,特別是兒童教育,甚至在工廠建立了兒童學校“性格陶冶館”,被稱為現(xiàn)代人事管理之父和人本管理先驅。
查爾斯·巴貝奇以數學見長,協(xié)助建立英國分析學會,想到用機械來計算數學表,發(fā)明了差分機,為后來的電子計算機奠定了原理框架和機械嘗試。在《論機器和制造業(yè)的經濟》的著作中提出了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的可能測定出企業(yè)管理的一般原則,發(fā)明了“觀察制造業(yè)的方法”(利用一份標準提問表,問題包括生產所用的材料,正常的耗費、費用、工具、價格,最終市場,工人、工資、需要的技術,工作周期的長度等),從工廠的角度分析勞動分工為什么提高效率,強調勞工協(xié)作對工人方面的好處,被認為是科學管理的先驅者。
人類的歷史直到走完19世紀下半頁,進入20世紀開元才真正開始管理思想的快速發(fā)展和蓬勃向上。而引領這個時代到來的,現(xiàn)在變成了美國人,他就是弗雷德里克·W·泰勒。
泰勒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主要倡導人,死后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泰勒所處的時代,特別是19世紀的最后數10年中,美國工業(yè)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資本積累和工業(yè)技術進步。但是,當時發(fā)展、組織、控制和管理這些工業(yè)資源的低劣方式嚴重阻礙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另一個問題是如何使勞動者發(fā)揮潛力。(當時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關系嚴重激化:資本家對工人態(tài)度蠻橫,工人生活艱苦,而資本家個人卻過著奢侈的生活;工人則不斷用搗毀機器和加入工會組織領導的大罷工來爭取自己的權利。)勞資關系的對立嚴重影響了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對于如何解決發(fā)揮勞動力潛力的問題,有人主張使用優(yōu)良機器替代勞動力,有人主張試行分享利潤計劃,還有一些人主張改進生產的程序、方法和體制。泰勒當時是一位年輕的管理人員和工程師,是美國工程師協(xié)會的成員,因而很了解人們提出的上述一些解決辦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他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方法。
泰勒一生大部分的時間所關注的,就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這不但要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而且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工人的工資。
泰勒認為,生產率是勞資雙方都忽視的問題,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員和工人都不了解什么是“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報酬”。此外,泰勒認為管理人員和工人都過分關心如何在工資和利潤之間的分配(財富的分配),而對如何提高生產效率(財富的生產)進而使勞資雙方都能獲得更多報酬幾乎一無所知。
概而言之,泰勒把生產率看作是取得較高工資和較高利潤的保證。他相信,應用科學方法來代替慣例和經驗,可以不必多費人們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就能取得較高的生產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員和雇主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基礎。
泰勒一生致力于科學管理,他的著作包括《計件工資制》(1895年)、《車間管理》(1903年)、《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1912年)。泰勒在眾議院的委員會作的精彩的證詞,向公眾宣傳了科學管理的原理及其具體的方法、技術,成為他對其科學管理原理所做的最好說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20世紀以來,科學管理在美國和歐洲大受歡迎。100多年來,科學管理思想仍然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泰勒開創(chuàng)了科學管理的時代,而排在影響世界進程的前10位管理大師中剩下的六位與泰勒是什么關系呢?
卡爾·巴思:泰勒最早、最能干也最親近的助手,泰勒協(xié)會三大榮譽會員(泰勒本人,巴思,勒?查特利爾)之一。巴思對泰勒的態(tài)度近乎崇拜,被管理學家丹尼爾·A·雷恩稱為泰羅“最最正統(tǒng)的”門徒。巴思長于數學,他協(xié)助泰勒、甘特進行科學管理中的各種實驗數據分析。巴思利用數學,將科學管理研究的視野從工時和動作擴展到了分配制度、工人流動、激勵方法等多個方面。
亨利·甘特:泰勒的助手,也是泰勒創(chuàng)立和推廣科學管理制度的親密的合作者。由于甘特的思想方法以及處事風格上與泰勒的不一致,所以,管理史學家丹尼爾·A·雷恩把他稱為“最不正統(tǒng)的”追隨者。
弗蘭克·吉爾布雷斯:動作研究之父,1912年,在泰勒與甘特的影響下,吉爾布雷斯放棄了收入頗豐的建筑業(yè)務,改行從事“管理工程”的研究,他在體力勞動的操作方法上很有造詣。吉爾布雷斯夫婦對科學管理進行了驗證,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種衡量方法,通過它,有助于進一步打破衡量和管理的界限。
莉蓮·吉爾布雷斯:美國第一個獲得心理學博士的婦女,美國機械工程師協(xié)會的第一位女性會員,弗蘭克·吉爾布雷斯的妻子,人稱“管理學的第一夫人”;
哈林頓·埃默森:“科學管理”理論的奠基人之一,傳播效率主義的一位先驅者;和泰勒是同時期的人,在聽證會上為“科學管理”作了證。
莫里斯·庫克:科學管理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之一,泰勒的親密合作者;“帶藝投師”類型的泰勒門徒。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