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完《精益生產》這本書之后,對《精益生產》的由來進行了簡單的了解。1973年爆發(fā)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最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出現(xiàn)了零增長的局面,幾乎所有的企業(yè)都被逼到了虧損的境地,唯有豐田汽車公司例外。這說明了它有一種抗拒風險的強有力的方法,這就是豐田生產方式《精益生產》。而精益生產主要是徹底杜絕企業(yè)內部各種浪費,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的質量。而豐田公司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斷探索與實踐,豐田生產方式不斷充實、發(fā)展、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個將科學管理、技術創(chuàng)新、信息革命融為一體的完整管理體系。而現(xiàn)在在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企業(yè)要有競爭力就必須在精益生產方面下大功夫。對于精益生產我們只是邁出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一段漫長的歷程。而我們要全面開展精益生產必須要從人員的意識著手宣傳、培訓等工作,而實行動中要從簡單容易的做起。豐田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持續(xù)改進,而中國和日本在文化上有相似之處,可借鑒的地方比較多。有以下幾個方面印象深刻:?

其實精益生產實際上我們天天在做,只是缺乏系統(tǒng)的管理和明確的方向,作為生產部門我覺得除必要的宣傳及培訓外,針對我們實際生產情況及作業(yè)環(huán)境,以下幾點是我們開展精益生產工作的切入點:?
一、“均衡化”與“多樣化”?
多樣化也就是多品種及少批量,而多品種少批量如果控制不好會對我們的庫存尾數(shù)造成壓力,也就是說資金的積壓。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做好均衡化的管理,根據(jù)顧客訂單及生產周期運輸周期等建立完善的庫存標準,并實施控制。在庫存量及合格率上的有效控制,做好多樣化的基礎。?
二、杜絕各種浪費以提高生產效率?
操作的浪費在我們的工作中時刻存在,如可找出這些浪費及改善是關鍵,要找出我們身邊的浪費只有全員參與才能做到更全面。現(xiàn)在公司的重點工作之一“班組三級核算”及“TPS改善”工作正是針對這些而開展的。但這只是一個開始,要真正能達到杜絕各種浪費還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從以質量、成本、效率、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各項業(yè)務指標要與一線員工的息息相關,進行全員的改善。落實到每一名員工身上,達到全員控制,動員全體員工積極參與才能杜絕各種浪費,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三、少人化、自動化
?“少人化”是從“省人化”過渡而來的,這需要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才可實現(xiàn)。而“自動化”除了設備自動化外,作為生產管理部門,人的“自動化”由其重要,人的“自動化”指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自動去做事,自動去尋找問題并尋求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挖掘第一個人的潛力,使到在少人的情況下能完成預期的工作任務。所以我們在人員的思想教育方面要多下功夫,使員工的意識上提高做到發(fā)處內心的自愿去做,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自動化”。?
四、柔性生產?
“柔性生產”實際就是我們常說的“多能工”,一個員工能夠掌握多個崗位的操作技能,那么在生產上人員的調動方面較為靈活,是少人化、自動化及杜絕浪費提高生產效率的基礎。要使每一個員工能掌握多個崗位的技能必須多給員工有培訓及實踐的機會,我們要多關心他們的學習及給予分配不同的工作,經常給與鼓勵及獎勵,讓其他員工當作榜樣,并引以為榮,有積極努力的態(tài)度。?
精益生產目的是一種不做無用功精干型的生產系統(tǒng),通過系統(tǒng)的管理以達到消除浪費、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來達到提高企業(yè)效益的目的,這是企業(yè)在市場上競爭力及生存的保證。所以對于精益生產我們全體員工要全力以赴,為公司的發(fā)展而努力。
文章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