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1推行TPM管理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購買設備初期,由于缺少管理經驗,在設備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不少問題。?
1.1 設備貼裝正確率低,元器件浪費嚴重。?
1.2 SMT設備的維護、保養機制不完美,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設備臨時停車時間多,生產產品合格率低下,造成交貨期延期;另一方面不能用最少限度的設備進行最大量的生產,制造成本上升,設備投資增加,投資回收期延長。?
1.3 設備管理教育無系統性,設備的維護做得不夠,設備的改良也無法進行。?
1.4 維修人員和操作者的素質參差不齊。面對公司各類產品增產的壓力和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的壓力,集團公司投入巨額資金購買的設備由于管理工作不好,設備經常發生故障,而不能滿足這一急劇增長的要求,最初我們擬通過引進新的設備來增加產量,但對新設備投入后的效果存在一定的疑慮。為改變這一境況,我們意識到必須致力于能與先進設備相配套的管理工作,從而依靠有條不紊的設備管理工作,以及上升到用提高設備本身設計水平這一理論高度來提高生產能力。增加設備日產量。 ?
2如何推行TPM管理?
要改善設備管理,必須通過改善人與設備的素質,必須樹立明確的、更高的目標,必須用先進的、合理的方法徹底排除設備和與設備相關的不良因素,以追求最大限度的設備效率,從而達到提高分廠業績、創造出有生存價值的工廠。?
2.1 TPM的基本管理思路(Tota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TPM管理有兩層意思:一是全面的設備維護(Total Preventive Maintenance),二是全面的生產管理(Total Production Management),這里重點講全面的設備管理。基本思路是:?1)設備從進廠安裝的那一天起就開始了劣化(性能下降),通過定期的檢查找出劣化的部位和原因,并加以修正。?2)找出產生劣化的原因,進一步改善它,防止劣化的產生。?3)挑戰設備故障為零、產品不良率為零的極限。?設備性能隨著時間的增加在降低,而工廠需要的是無故障的設備,因為: (1)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就生產不出合格的產品,交貨期延期,就會影響后續工序的生產。?(2)如發生設備故障或臨時停車,會產生質量不良。?(3)如不用最小限度的設備進行最大量的生產,制造成本就會增加,在市場競爭中就會處于不利地位。?(4)如不引入新思維的設備管理,就不能100%地發揮設備效能。因此,設備的故障為零、產品不良率為零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2.2 采取預防措施,防止故障和不良情況發生?
2.2.1 加強SMT設備的日維護、周維護,定期實行月維護與半年維護 針對公司任務重的實際狀況,按設備維護保養規程認真執行每天的日維護,按時清掃、檢查和潤滑。同時結合24h運行的特點,把每周的一次維護改成兩次,增加維護保養的時間,把設備的狀態維持在一個較好的水平。?
我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包“機”到人,并建立全套設備運行狀態檔案。在實際操作中定人、定機,按日、月和班次采集原始數據,把貼片機每天、每班次的運行狀態填入《貼片機運行狀態一覽表》,統計每天產量的完成情況和貼裝正確率,并將每班次、每臺設備貼裝正確率繪制成《貼片機運行狀態監控圖》,對每臺設備的狀態實施跟蹤與監控,當某班次某臺設備貼裝正確率低于99.95%時就視為異常,就需要找出異常的原因,然后立即進行處理。同時在每月初,各維修工對自己所負責的設備在上月運行過程中的狀態進行總結、分析,并填寫《月設備運行狀態總結表》,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和預防措施,并及時加以維護和修理。?
為加強對維修人員的的評價和考核,我們以數據為準,用數據“說話”,對每個維修人員當班時每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實施監控,將其當班時每臺設備的貼裝正確率描入《維修工當班貼片狀態監控圖》,并將同臺設備、每個維修工當班時該設備全月運行狀態繪制在同張監控圖上,同時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規定: ①設備月最低貼裝率應禁止低于99.90%。?②達標設備是指當月該設備貼裝率大于等于99.95%的工作日,占累計工作日的70%以上。?③未達標設備是指當月該設備貼裝率低于99.90%的工作日,占累計工作日的10%以上。?④符合以上條件①、②的設備為狀態保持良好。?
同時在每月初對維修工所負責設備在上月運行過程中的狀態進行總結,對設備全月運行狀態以及各維修工當班時設備的最低貼裝率、達標設備、未達標設備等數據,匯總后填寫在《月設備運行狀態一覽表》,并分別按當班維修工、設備維護負責人落實責任,這樣一方面對維修工間的維修技能可以進行比較,以便在維修工間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風氣;另一方面便于對每個維修工的工作成績進行考核,并將該考核結果與其實際收入掛鉤,用工資這一比較直接的表現形式來體現各維修工工作業績的好壞。 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制訂設備的月度和半年維護保養計劃。以往制訂月(半年)維護計劃,由設備工程師人工編制計劃,設備多,計劃難免有差錯,而且工作量大。利用計算機這一手段,用分廠已有的SMT產品產量數據庫,編制一個計劃管理程序,根據每種設備加工完成的元器件數(或時間),計算機自動產生設備的月(半年)維護計劃,這樣使SMT設備(AI設備同樣也如此)的維護保養工作更科學化、定量化。?
2.2.2 尊重個人,以人為本,面向市場?
在TPM的管理中必須重視人的作用,重視個人技術的發揮。設備故障的原因是“人”,設備通過人發揮作用;反過來,是“人”可以使設備效率最大化。管理者應該:?①使員工認識到自己的設備自己管理,檢查自己的設備,找出不良原因。②對操作者進行設備、安全、TPM基礎知識的教育與培訓,以提高每個人的水平,創造能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基礎。?③教育員工,改善的目的不是為了別人,是為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層樓。?
2.2.3 加強備件管理是實現設備故障為零的基礎?
對SMT設備的備件進行有效的管理是實現設備故障為零的重要前提,這些備件價格貴、供貨渠道單一,采購周期長。如何經濟合理地備齊所需備件,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根據我們多年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多年備件的使用情況,編制了《自動插件機、貼片機維護備件數據庫》軟件,通過計算機進行科學化的管理,該軟件可以實現: ①對消耗的備件進行統計、分析,從中找出規律,確定每個備件的壽命。 ②結合國情統計分析失效的備件,從而確定哪些是易耗部品,哪些是非易耗部品,依此確定采購的品種、數量和周期,防止積壓。?③可以進行成本核算,分析備件異常消耗的原因,并制訂措施加以解決。?
3 實施TPM管理取得的成效?
實施TPM管理后,設備的臨時故障明顯減少,產品質量得以明顯改善,主要成績如下:?
3.1 SMT設備的故障明顯下降,貼片機的正確率由原來的99.5%左右提高到現在的99.95%以上,元器件消耗由原來的5‰下降到1‰左右,減少了元器件的浪費。?
3.2 SMT設備的故障下降,從原來的事后維修改為現在的預防性維護,減少了設備的故障,從而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實施TPM管理這一年中生產效率較之1996年提高了10%。?
3.3 設備處于良性的運行狀態,質量保證能力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 3.4 降低了設備維備件的消耗費用,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