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 管理是當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管理方法,是企實施“以人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能為員工創造一個整潔、舒適、合理、安全的工作環境。通過規范員工在‘ , 6s ' ’方面的行為,以促進企業的決速發展。某發電廠于今年年初引進了 6S 管理摸式,經過近 l 年時間的推廣,電廠各項管理水亞均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崛得了很大進步。?
?1.6S 管理概述 ?
6S 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 6 個詞組,其中前 5 個詞組的羅馬拼音的第 l 個手母為“ S”, “安全”英文拼寫中的第 l 個字母也為 ' S ' ,所以簡稱‘ , 6S ”。
?
1.1 整理?
將現場物品區分為有用和無用 2 種,并將無用雨物品清除掉,其作用如下: ?( 1)騰出空間備用; ?( 2 )防止誤用、誤送;?( 3 )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1.2整頓?
合理安排現場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進行必要的標識,其作用如下: ?( 1 )使工作場所一目了然,??( 2 )減少尋找物品的時間,提高效率 ?( 3 )清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
1.3 清掃?
對現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清除工作場所的垃圾、灰塵、污潰及其他污染源,排除影響員工健康、安全及產品質量的不利因素,使現場環境達到美觀整潔,安全衛生的標準。 ?
1.4 清潔?
持續推行整理、整頓、清掃工作,使之制度化、規范化,始終處于受控和持續改進的狀態,其作用如下:?(1)通過制度化來維持已取得的成果; ?( 2 )維持整潔的工作環境; ?( 3 )減少工業傷害。 ?
1.5 素養?
要養成遵章守紀的好習慣,持續不斷的改善。 ?( 1 )提升“人的品質”,使員工成為對任何工作都講究認真的人; ?( 2 )養成良好的習慣,遵守規則做事; ?( 3 )培養積極創新的精神;?( 4 )每個人充滿活力,營造團隊精神。 ?
1.6 安全?
清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是以上“ 5S ”的保障,也是其目的和成果之一。(1)通過對危險源的改善和治理,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2 )創造對人和企業財產沒有威脅的環境,避免安全事故苗頭,減少工業災害。 ?
2 .6S 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 ?
2 . 1 整理工作的應用及效果
將物品分類為常用、偶爾使用和不使用 3 類,然后將常用物品安置在現場;偶爾使用物品放在固定的儲存處;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處理掉。?
通過整理使辦公區域和生產區域空間得到擴展,減少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等危險因素。通過合理規劃減少生產區域和庫房的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存放量,降低了風險系數。同時通過整理可以發現現場存在的隱患,從而做到及時處理,避免事故的發生。?
減少工器具和備品備件的存放量,使存放的工器具和備品備件一目了然,降低錯誤使用的概率。?
2 . 2 整頓工作的應用及效果?
整頓工作是在整理之后,將不需要的東西移開,對現場進行整頓,包括重新規劃與安排。在整頓過程中推行“三要素”、“三定”原則,即:三要素 ― 場所、方法、標識;三定 ― 定點、定容、定量。?
2 . 2 . 1 定置圖管理?
在整頓工作中,注重現場設備設施的定位,并從人機工程的角度安排檢修場地的設施和工具布置。同時,強制進行 《 定置管理圖 》 管理,即現場所有的物品都按定置圖擺放,都在標識指定位置擺放,工具用完后要及時放回原位。使得現場井然有序,現場的物品擺放清楚。?
2.2. 2 目視管理?
目視管理的推行對于提高和維持現場安全狀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產現場進行明顯的區域劃分;將設備警戒區域、運行區域、檢修區域、通道區域在地面上用油漆劃線標識清楚;在現場設置安全逃生路線、設備點檢路線、消防設施分布圖;儀表、液位計、粉標等標出安全區域位置等,這能讓人迅速判斷現場環境的安全與否以及設備所處的狀態,且準確性高。在生產現場設置管理看板將所在區域存在的危險因素以及防范措施一一列出,幫助現場人員提高安全意識,提醒現場人員正確、安全施工。?
2 . 3 清掃工作的應用及效果?
清掃就是使工作現場處于沒有垃圾,沒有污臟的環境。要達到這樣一種環境就是清掃的第一目的,尤其在電子間、保護間等對環境要求較為嚴格的生產區域,更不容許有垃圾或灰塵的污染,造成設備、保護的異動。在辦公區域和生產區域中劃分清潔責任區,制定清掃基準以作為規范,對設備的“跑、冒、滴、漏”?進行大力治理,對每個污染源進行調查,并進行治理或隔離。保證機組在干凈、清潔的環境中運行,降低因環境問題而出現事故的概率。對油庫、制氫站、電纜溝等重大危險源區域,進行徹底清掃,改善其運行環境,提高安全可靠性。?
2 . 4 清潔工作的應用及效果?
“清潔”是上述基本行動之外的管理活動,要將暫時的行動轉化為常規行動。需要將好的方法、要求璧結出來,形成管理制度,長期貫徹實施,并不新檢查改進。制定管理制度是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持前面各項工作成績,同時也有利于員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2 . 4 . 1 6S 管理標準及管理考核實施辦法?
標準的項目內容基本涵蓋了日常工作現場中的各種情況。特殊部門如醫院、賓館、幼兒園等在行業規范要求的基礎上,也要按 6S 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在《6S 責任區域劃分表 》 的基礎上,各部門在自己的責任區內,按照《 6S 管理標準 》 的要求,有效地開展 6S 管理工作,同時為部門 6S 管理考核提供依據。對各部門的 6S 管理考核目的在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確保安全、共同前進,整體提升形象和管理水平。
6S 考核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對每次考核的結果進行通報和總結,表揚先進部門,批評和督促后進部門。各部門之間相互學習,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促使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通過 6S 制度化的定期考核,達到保持良好的現場管理和提升安全水平的目的。?
2 . 4 . 2 員工反違章積分考核制度?
為杜絕違章現象的發生,避免因人員違章造成的人身傷亡和人員責任的設備事故,根據 6S 管理的原則,制定反違章積分管理實施辦法。按照全員參與的管理原則,對發生的違章行為按照個人違章、部門違章和企業違章進行考核。同時,根據違章行為的嚴重程度,將違章行為分為嚴重違章行為、比較嚴重違章行為和一般違章行為 3 類。違章的考核分為積分考核、經濟處罰和曝光等 3 種形式,對違章者要采取 3 種并用的考核手段,規范員工的作業行為。?
2 . 4 . 3 生產現場文明衛生保持標準?
制定“生產現場文明衛生保持標準”,加強電廠生產現場管理,提高現場文明生產水平,給生產人員提供安全、衛生的環境。對所有區域進行責任劃分,保證責任到人;對設備衛生和文明生產提出具體標準,保證執行到位;對現場文明衛生管理提出具體要求和流程,保證管理閉環;對文明衛生工作提出考核要求,保證獎罰分明。通過生產現場文明衛生保持標準的制定,保證現場衛生,給設備運行和人員工作提供一個清潔、安全的場所。?
2 . 4 . 4 安全設施標準化要求?
根據 6S 管理要求,制定安全設施標準化管理要求,全面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提高員工對現場危險源的辨識能力。對安全標志、設備標志及安全工器具、警示線、安全防護的圖形和配置規范、設備巡檢走向圖及生產現場各層消防設施分布圖等內容進行了規范和明確。使現場安全設施管理達到規范和統一,為員工創造一個清晰、安全的工作環境,不斷促進人、機、環境三要素的和諧。 ?
2 . 5 員工素養的提升?
素養就是教大家養成能遵守所規定的要求的習慣, 6S 本意是以 4s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為手段完成基本工作,并藉以養成良好習噴,最終達成全員品質的提升。素養是 6S 中最獨特的一項要素,也是其精華之處,體現了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思想。對于員工來講,制度是外在的、強制勝的。更徹底的保障是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員工主動的,發自內心的行動。也就是變規定、要求為人的意識、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將潛移默化的、長期的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質量。素養是建立在人的意識之中的,提高素養需要進行培訓、宣傳、進行制度約束并有效地運用激勵等輔助手段。?
發電廠在近一年的 6S 管理推行工作中,以“三對”(對照標準、對照檢查表格、對照實際現場情況)工作為方法,以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建立安全長效機制,深人開展反違章和全員控制差錯工作,杜絕無票作業,不斷規范員工的現場作業行為。員工的安全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完成了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保安全”的轉變,為規范員工個體行為、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3 結束語?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及安全這 6 個 ' S ”并不是各自獨立,互不相關的。他們之間是種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系。“整理、整頓、清掃’以場地、時間、物品等“硬環境”為對象,是‘ S 由關于現場狀況改進提升的三項基本行動。“冪滯孝養、安全”以制度、行為、習慣等“軟環境’為卿象,促使 6S 向“形式化、行事化、習慣化,寅變.通過 6S 管理能夠最終改善工作環境一提開人員安全素質,從“人、機、環境’ 3 介方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時,有助于構建科學平空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規范高題的安全楊為文化,從而進一步推動本質安全型企亞的建設。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