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在引進豐田生產系統TPS時,日本人總是會善意的提醒,要努力堅持到底。不幸的是,的確有許多熱情的組織半途而廢,于是,借此為生的咨詢業反而得以生存壯大。
豐田的TPS的成果擺在豐田公司的現場,令人羨慕??此普l都明白的推進手法因為過于簡單,總使想去學習的人們以為實現它可以同樣簡單。作為集團精益協同組織的中集寶偉,在學習、推進TPS過程中深有感受。就連最簡單的3S活動都經常反復,在每次失敗和出現問題時,我總是讓大家去到豐田的“十大意識”中去找答案,然后要求部門經理到現場去解決問題。由此,我認為,TPS的推進是去官僚化的進程。

豐田“十大意識”中的“當家者意識”和“全民參與”是從意識方面徹底打
破“官”與“民”的界限,“全民參與”是說“當家者”的“官”更加參與實踐行動,而不是知道理論后,讓“民”去參與。豐田的理論誰都明白,著名的“豐田屋”也都會畫出來,但大家可能都沒注意的是,“豐田屋”從來都不把門畫出來,那么,進入“豐田屋”的門在哪?是誰要去找這個門?誰應該進這個門?如果有權的“官”只在屋外吆喝,而只讓“民”去往屋里闖,那種只畫屋不進屋的結局可能就是豐田人眼中的半途而廢,只能是門外漢。但在豐田,“官”更多是以責任和技能來體現,是真正的以身作則、事必躬親,這正是其OJD育人體系能夠運轉正常的基礎。聽過豐田講座的人都知道,豐田人最自豪的就是每個人都在一線基層工作過,每個人都能從事兩個部門以上的崗位,豐田干部的流動是一種良性的新陳代謝,而不會影響組織績效。
“十大意識”中的“現地現物”和“徹底的思考和執行”,則是對去官僚化程度的要求。只有按著兩條去做才能使去官僚化的行動能夠徹底和有績效。我自己在工作中對此有相當深刻的感受,去年九月的一個夜班,生產線因為烘房冒煙有險情而停止生產進行搶修。轉天早晨看報表時,副經理、生產線主任、維修主管對此事情的描述各不相同,追問下去并不知道真因在哪,有說燃燒器的,有說內機的,有說烘房內部結構的,而我當時就決定全部人和我去現場,爬上烘房手臺,從處理的痕跡找到真因,是烘房與瀝青漆防房之間的內管垃圾和廢物變熱自燃,于是改善對策在五分鐘內就明確了:把風道放在烘房另一側。另外,如果不上烘房現場,一臺燃燒機的傳送輪已發生異響的現象將沒人發現,整個問題處理過程不到十分鐘。
“十大意識”之首的是客戶至上??蛻羰钦l?這同樣與去官僚化相關。員工也是我們的客戶,尊重員工是豐田的原則,是豐田的土壤,是TOYOTA WAY的根本。這也正是官僚最難做到的。官大一級壓死人,推進TPS,首先是學習的過程,是全民學習,而半途而廢者多半是讓“專員”去學習,讓下層去學習,去實踐,自己可以去學做官,當自己的上級不滿意時,回去后又責罵下層,這是失敗之根源。吳發沛副總裁在幾次發表會上都特別強調:“推進TPS要站在員工的立場上多想一些,要讓員工更容易,更愿意理解、協作,而不是簡單的拿過來、壓下去……”應該說吳總的強調深有遠見,我在點檢過程中的確發現類似現象,體系組織下發的表格,文件讓班長填寫,而點檢問到編制表格、下發表格的管理干部時,他們都不能完全說清怎樣填寫。所以,官僚有時并不指某一個人,而同樣要提醒到有權利職能的崗位和機構,這種機構的“民”可能因在官僚機構常坐,也容易染官氣。而豐田的基礎是在相信所有員工都是自愿向上的假設下完成的,只有做到這些,才能避免官僚風氣的形成,才能真正從員工的利益上思考問題,才能使員工有歸屬感并愿意積極的參與改善。
去官僚化的進程是TPS運行的體溫計,這個過程做得越徹底,去官僚化去的越積極、充分,我們就越接近TPS的要義和結果。但不可否認,這一針對人性,自省、自控、自強的簡單要求,要能夠持續堅持下去,卻相當不容易,就連豐田人自己都容易放松疏忽。在豐田“召回事件”的反思陳詞上,豐田章男要求豐田人重回原點,重回現場?!笆チ爽F地現物精神,我們就會失去豐田公司”,這是豐田章男對豐田人去官僚化的一次檢討和動員。而作為學習豐田TPS的人,在懂得道理后就應行動起來,去尋找并親自打開“豐田之門”。此刻更應該引用王陽明的理論依據,去官僚化,持續的去官僚化,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分享:冠卓咨詢
說明:轉載請注明“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