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界500強的日用品生產商,在制造香皂的生產線上發現會有沒有香皂的空盒子從流水線上流入包裝箱,造成客戶投訴,于是工廠立即為此成立一個team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一系列分析并請來專業人員對流水線進行改造,在最后一段流水線增加了一個稱重裝置,并能自動將重量超出設定公差的包裝盒剝離流水線,經過一段時間的監視使用,最后成功關閉了該問題,并做了Success story在整個集團中分享。
同時另一個做肥皂的鄉鎮企業也發生了同樣的問題,空包裝盒流入包裝箱,私人老板立馬命令生產線班長解決此問題。那位班長在生產線轉了半天后,找來一臺電扇,調整了一下距離流水線的距離,風扇的風正好可以將空盒子吹下來,班長滿意的走了。
以上這個案例體現了防錯法的精髓: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價值。
防錯法,又稱為防呆法,意味著“第一次把事情做好”,減少由于檢查而導致的浪費,從而消除缺陷返工及其引起的浪費,同時徹底消除人為因素的疏忽。
防錯法有三個先決命題:人們的錯誤是自然的事件;所有的人都犯錯誤;無意識的錯誤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這些也同樣適用于機器。

基于防錯的先決命題,常見的防錯思路有兩種:

? ??
其基本原則包括:輕松原則、簡單原則、安全原則和自働化原則。在此基礎上,總結了防錯法的十大原則,也是進行防錯改善的主要思考方向。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