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為什么會發生故障?
設備為了達到一定性能必須加上動作(例如機械的、電器的),以及從外界來的一些壓迫(溫度、濕度、振動、粉塵等)。這些壓迫如果超過了設備的強度,就會發生故障。
也就是說設備故障是在強度不足、劣化運行、壓迫等不合理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些故障發生的原因有基本條件的不完整;沒有遵守使用條件;劣化沒有復原;操作不夠熟練和設計上的弱點。而這些都是人為所造成的,必須改善人的思考方法和行動。
為什么生產部門要參與設備故障分析?
設備故障一旦發生,大多數都由負責該設備或生產線維修保養人員,進行設備修理和故障的原因分析。但是設備大約有70%的故障是由自主保養的實施來預防的,如果完全依賴維修保養人員就不能達到零故障的目標。一個重要的觀念是:生產部門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認為“故障是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責任”,發生故障雖然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但是必須建立“同樣的故障不可再次發生”的思想。
我們需要逐一檢討每一次故障發生的原因、有沒有事前的征兆、點檢的方法是否正確以及對策是否合理,可以防止設備故障的再次發生。從日常發生的設備故障確認真正的原因和自己的弱點,彌補自己的短板,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配合自主維護保養活動而成為精通設備的操作員,所以生產部門參與分析是必要的。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