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魔都細雨綿綿,時值秋分,讓人多少感覺到些許的涼意。我們比約定時間提前8分鐘在百度聯絡中心(華東)見到了我們今天要采訪的對象--冠卓咨詢董事長李驊。一副金絲眼鏡搭配精致修剪的短發,干練中透著一絲儒雅。從小在軍隊大院長大的他,接受的是最傳統的慈母嚴父式的中國教育,對此他直言:“父親作為軍人,這種執行力,包括說了話就要負責,就要實現,這些對我是有影響的。母親是做老師的,很多時候會讓我意識到,要達成一個目的,做成一件事情,首先,得改變一個人。他理解了這些東西,然后再去做,效果就會更好。原生家庭對我是有很大影響的,現在無論生活還是管理企業都會保有這種印記,它是我能20年如一日的堅守這樣一份事業的重要原因。”
冠卓咨詢成立了20年之久,今天卻是李驊少有的幾次接受媒體專訪。對此李驊謙虛的笑道:“只是,我形成習慣,你做都沒做好,你說那么多沒什么用。你說就說你所做的東西就夠了,或者你認為能做到的東西,你再承諾,再說出去,不然,你說的話是要負責的。可能給人的感覺是低調務實,但我還是覺得,說話是要負責的一種體現吧。在我們這個行業,很容易看到說的特別滿,特別大,一落地就不行,這樣也會對我們這個行業產生不好的影響。說到就要做到,我覺得可能是受家庭的影響。”對話就這樣輕松順暢的開始了,接下來我們就近幾年制造業所面臨的形勢、機遇、2020年的熱點話題以及整個制造業產業鏈的發展等問題與李驊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目前制造業在中國是越來越重要了,包括我們跟美國的爭鋒,包括芯片問題。華為能夠把芯片設計出來,卻做不出來,這也是國家意識到制造業跟別人的差距。除了制造的技術之外,還有制造管理上,我們更多是在制造的運營管理方面,看到國內外企業的差距以及所面臨的挑戰。我一直認為,這種挑戰我們是完全可以應付,可以戰勝的。我們當時在外企工作的時候,會發現外企跟國內企業做同樣的產品,用的也是中國供應商,中國的生產設備,中國的管理團隊,但為什么他們做出來的東西會比我們要好,產品的競爭力要強。實際上,這里面方法論在起作用。圍繞這些東西,我們也在反思,咨詢公司,怎么樣幫國內的制造業做一些運營的升級,改變?幫一個企業把這四點都做到了,也就能夠讓他們去做一些運營方面的提升或者改變,我們任務就實現了。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讓管理層意識到運營管理它是有一套專業工具的,而不僅僅是原有的習慣。運營管理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可以保障你成千上萬的產品從我這里出去,最后到客戶那邊,既能保證質量,又能保證交付,讓客戶滿意。所以,有時候跟你做一個產品,做好了,相比是有很大的難度的。首先,高層得意識到這種專業知識存在的必要性。我們就要用一些知識去給他們培訓,比如說怎么分析流程,怎么看時間的損失,怎么看質量的損失,然后帶領他們一起討論,一起思考。先轉變思想,做“洗腦”的工作。有時候還要帶他們去一些其他的企業看看,看做得好的企業是怎么管現場的,怎么管流程的,怎么做績效考核的。一定是要先轉變我們高層的思維方式,如果這一點沒有轉變的話,即便我們咨詢公司進去做很多項目,做到后面肯定會出問題,因為他們還是原來那些想法。咨詢公司帶來一批新的想法,帶來團隊,使勁的“干”,“干”到后面,大家都說:“不是啊,這不是我要的,”那就麻煩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思維的轉變,我們往往進去以后,先要花很多時間去轉變高層的這種運營管理的思維,告訴他們運營管理是有一套專業工具的,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點。第二點,是公司的管理層要建立起對精益或六西格瑪改善工具的信心。因為運營管理的工具,你要用到很多,到底有沒有效果?這是大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效果的話,你憑什么說這個東西是有用的?因為我們都是成年人,不是小孩子。小孩子是老師上課教什么,學什么就怎么做,但我們成年人是看到成果才相信,何況你還是要做半年到一年的項目。如果一開始我就覺得這東西沒用,那我為什么要花那么多時間去做。我們現在進到企業里先做一些能夠看到績效變化的,能夠現場看到問題解決的。你說你不相信這個地方能提高效率,那我們要在這來做一個項目,通過兩三個月時間,這個地方的人均產值提高了。你說那個問題點是客戶投訴比較多的,我們馬上就抓住這一點,先把這個問題解決。在我們看來,這些問題都是工具可以解決的,也不一定放在一開始做,但是,一開始要做一兩件這樣的事情,讓管理層建立信心。只有你有了成果,大家才會覺得“哎呀,這個是對的啊”,這個是行動證明了方法有效的。那我們再繼續推項目,阻力就小很多了,而且效果會很快顯現。為了要建立信心,項目成果是很重要的,而且整個公司也非常關注這一點。你要出成果,必須要有一套嚴謹的項目管理方法。比如說兩三個月之內,要把某個點去做一些改善。不是說上了一些課,教了一些知識,大家一起去做,就能做到。中間可能要經歷很多挫折,碰到很多問題,包括同事的理解,領導層的認可,這里面有一系列的項目管理問題。冠卓這么多年來,在項目管理方面經歷了很多次的摸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項目管理方法。用嚴謹的項目管理方法,讓高層快速看到改善的效果,這樣可以建立起他們的信心,有了這個信心,再往后走去做運營管理改善的時候,就比較通暢了,所以,建立信心,非常關鍵。第三點,就是大家要學習改善的工具。中國的工業化,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開始的,西方的工業化比我們早一百多年。我們現在在整個制造或者流程所碰到的問題,他們經歷過,所以,我們看到西方很多管理大師總結出各式各樣的管理理論,像精益生產,六西格瑪,運營管理,TOC等等這些工具。其實我們要知道這些工具是怎么起作用的?怎么交給現在的一些企業,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告訴他們你必須要學習一些工具,你才能知道運營管理背后是有工具支撐的。經過十多年的沉淀,冠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我們管他叫精益管理彩虹塔。這個模型就包括了我們企業所關心的問題,比如怎么提高效率,怎么縮短交期,怎么改善質量,怎么做好現場的技術管理等。而且每一個模塊背后,它都有一系列的工序,去幫我們應對企業所發現的問題。這一套方法論,實際上對我們現在大多數客戶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也是在幫企業去建這個塔,如果企業內部也建了一個這樣塔一樣的運營管理系統,那么他們的運營,就會變得輕松很多。我們做這些事情,其實是告訴大家,別人已經有這些東西了,你只要在這個基礎上去學習,去運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會看的更遠。這些方法論,我們只需要去理解它,然后結合企業的實際運用,不生搬硬套。在方法和原理上,可以去理解,但具體做法上,一定要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運用,這樣企業的競爭力就會提高的很快。最后一點,就是把運營改善變成血液,變成文化沉淀到企業的發展中。因為我們做項目,短則一兩年,多則三四年,老師總是要走的,那你內部怎樣形成一套這種方法?這種機制?除了我們這幾年做項目帶出的人才之外,我們還要幫企業內部編一套機制。比如你做的好的改善項目,將來在你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上公司會優先考慮你,考慮你的這種運營的改善能力,或者管理能力。我們幫很多企業建立帶有體制,像軍隊的軍銜制一樣,鼓勵你去學習和運用這套改善的工具和方法,企業內部也形成了這種機制。有好多成功的企業,我們十年前給他們做過精益改善,他們到現在內部還在堅持做,而且每年都有項目在推動,都有精益改善的點在做,不斷的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尋找問題,企業逐漸形成了改善的文化。通過原來自己認為什么問題都沒有,咨詢公司進來帶著你做,發現了問題,解決了問題,企業形成了一種不自滿的文化,不斷的去挑戰自己的現狀,不斷的往前走。改善的文化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這種文化也是你去學習一些先進的運營管理知識的動力所在。我們一談到精益生產,首先會想到豐田,豐田做了七十多年的精益生產,現在還在做,它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在豐田內部,當談到管理問題時,有四個字不能說,哪四個字呢?“沒有問題”,你永遠不能說自己的崗位完美無缺,自己的工作做的沒有問題,不可能,一定會找到問題,一定會找到改善的機會。就是這種文化,推動豐田一直保持低調務實,然后不斷從自己的流程中,自己的工作中找到改善的機會。因為你的工作中,不可能沒有問題,你總要先找到自己的問題,然后再想著怎么改善,做的更好。我們國內的企業也有這種比較好的文化,比如你在海爾的工廠里可以看到墻上有幾個大字,就是張瑞敏提出的“永遠如履薄冰,永遠戰戰兢兢”,像海爾這種千億量級的企業,它的公司文化都在告訴你,不要驕傲,不要自滿,要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這也是為什么它能夠持續的走在行業前列,很重要的原因。做運營管理的領路人,我們希望企業對持續改善懷有敬畏之心,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真正的保持不敗之地。我們公司有句口號叫“幫助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但凡能找我們做咨詢改善的,一般是意識到自己運營上是有問題的,自己沒問題肯定不會找到我們。這些公司已經是優秀的公司了,如果不是優秀的公司,你是不會去發現自己的問題的,所以說 “正好是我們帶著這些公司從優秀的狀態,去通過學習更好的知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向卓越”。 通過我們前面說的四點,用這種方式帶著我們的客戶從優秀走向卓越。而事實也證明了,的確是這樣,我們統計過,冠卓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客戶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就證明它在這條賽道上已經走的不錯了,那么它自己的這種危機意識,對流程管理的優化要求,都說明了這一點。冠卓給自己的定位,是要能夠帶出一些優秀的公司在運營管理方面做得更好。
很多客戶經常會問到我這一問題,因為我們每進到一個行業,客戶就會問我說,“李老師,你們有我們這個行業的經驗嗎?如果都沒有我們這個行業的經驗,你怎么指導我們做運營管理的呢?”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當然,如果要反推的話,你看我們服務的客戶,有紅牛、有航天動力,有做家具的,有做電子或者是裝備,還有化工,甚至還有銀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企業在業務上是沒有共性,沒有交集的,但為什么我們都可以給他們提供服務呢?因為我們做的是運營管理,運營管理它是有共性的。我們發現一個問題的時候,要去解決這個問題。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就會覺得“為什么這個流程會有質量問題”。比如我們去吃飯,飯菜的味道不好,它是個質量問題,買個手機,手機不好用,它也是個質量問題,一個是餐館的質量問題,一個是手機工廠的質量問題。表面上看這兩家企業并沒有什么關聯,但在我們眼里,他們都是質量問題,既然是質量問題就會跟誰來做的,跟人有關系,你用什么設備、工具做的,跟工具有關系,你用什么工藝跟方法做的,就算是廚師,你也有菜譜吧,你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去做的,你用什么樣的材料做的,所以像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有一些共性的。質量管理,或者運營管理這些在國外這么多年下來,它已經形成了非常具體的,或者非常系統的方法論。很多大的公司會聘CEO,或者職業經理人,他們是專門掌握了這一套方法以后,去運營這個公司的。在我們眼里,其實運營管理跟做財務,或者HR一樣的,都是一門專業,不管任何一個公司,它都需要財務,它都需要人力資源,任何一個公司都有運營,而運營有它的共性。運營就是做流程管理。你怎么讓這個流程產生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最主要是兩方面,一是速度,二是穩定性。流程如果速度比較快,那就意味著,我們點了菜,很快就可以上菜,客戶給你下訂單,你很快就可以交付,客戶有什么需求,你可以快速反應。這種快速反應的能力是一個公司很重要的競爭力,這也是我們去幫客戶做改善的很重要的一點。這里包括精益的方法論,比如說增值時間,非增值時間等等一系列的工具,都是我們用來改變的東西。另一方面是流程的穩定性,說白了一個字就是好,因為我們每次認為一個東西不好的時候,印象里它上次是這樣做,挺好的,這次變了,跟上次不一樣了,它就不穩定了。因為它不穩定了,導致一個不好的狀態,所以質量問題很多時候它是穩定性的問題。怎么樣去改變對穩定性有影響的人員、設備、方法、物料,這些都是我們在穩定性角度去做的事情,而恰好,像我們現在運用的精益工具,或六西格瑪的工具,它們剛好有的是對穩定性的改善,有的是對速度的改善,把這些工具融合起來,就可以幫我們的企業把運營做上去,或者管理提上來。
今年情況比較特殊,我們經歷了很多從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疫情對我們的行業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需要召集大家開會、培訓、討論,如果不能聚集的話,影響的確很大,跟很多服務業都是類似的。對咨詢行業來說影響是暫時的,因為疫情遲早是要過去,人類幾千年歷史上,沒有說那一次疫情是最后沒有結果的,一定是疫情會過去,人類會戰勝疫情,這一點我是堅信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看到,一家企業,如果你品牌比較大,實力比較強,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不是太大的問題。如果你本身規模不夠,可能一兩個客戶做不做項目就決定你企業生死的話,可能會撐不過去。冠卓還好,我們很多客戶都是老客戶,而且我們每年老客戶的業務占比達到70%-80%,疫情對我們的影響是有,但比我們的想象的要好一些,沒那么嚴重。冠卓的實力和這么多年積累的老客戶,是我們能夠度過疫情的關鍵。的確疫情也讓我們做了很多思考,包括疫情期間我們很多時候沒辦法親臨客戶現場,我們要通過遠程的方式,組織開會,組織討論,組織改善活動。疫情倒逼我們去思考,有哪些事情是能夠去做的,盡管不能親臨現場,項目也能往前推進。很多咨詢公司和我們一樣,特別是這種現場運營改善的咨詢公司,都在這條路上摸索,試探,畢竟它不同于培訓,包括現在做的很火的知識付費,它可以線上進行。咨詢,是要到現場看到那個場景,你才能做一些建議或者行動,這個還是沒辦法替代的。運營管理的咨詢要看到實際的效果,目前完全通過遠程可能還不太現實,也有同行在嘗試,但還沒有形成一個定式,都還在探索之中。
冠卓從轉型做咨詢開始,15年走下來,我們見過很多咨詢公司做一兩年就不見了,或者做段時間就沒了,我們能夠堅持下來是一定有自己優勢的。我們對于項目的質量要求比較高,對全職老師的管理,更是我們的優勢。全職老師對于我們來說是項目效果的保障,我們未來會在自己已有的實力、師資,項目效果比較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去思考,能不能拓寬增值點。也許未來,如果我們能夠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怎么樣把價值的一部分做咨詢費,這或許是我們價值的一種體現。最終還是要把你的價值體現出來,才有辦法去拓展更多的業務增值點,我們一直在思考,也在找一些點去做嘗試。目前,還是先把TPM咨詢的效果,質量保障好。因為我堅信一點,一個行業不一定做太大,只要扎深了,做到極致了,做到很多細節別人都沒有考慮到,你一定會生存的很好,而且發展的很好。
首先,要感謝百度,這么好的一個平臺,作為信息的入口,它的規模、它的積累、它的影響力,是無可替代的。前幾年,我們與其他媒體,包括搜索引擎也有過合作,最終,我們還是覺得百度的效果比較好,知名度也比較高。怎么讓有需求的客戶,快速找到我們,這一點上百度功不可沒。只要打開百度搜索 “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管理”、“運營咨詢改善”,很快我們公司就有機會呈現出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目前來說,百度是不可替代的。當然,我們也在思考,怎么讓更多的潛在客戶找到我們,一方面,我們會做一些營銷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百度有時候會幫我們做線上的信息推廣,怎么找到我們,其實這個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百度除了讓潛在的客戶快速找到我們有這個優勢之外,還有一點客戶也會去搜索,比如說“XX咨詢公司怎么樣”,可以看到很多人對冠卓的評價,這種評價也是幫冠卓提升了口碑,第三方驗證,這一點也是百度對我們的幫助。一是讓潛在客戶能夠很快的找到我們,二是讓客戶對我們的實力有個見證,認識,我覺得幫助是挺大的。
結語:謙虛低調、務實嚴謹,這是本次采訪過后李驊留給我們最深的印象。中國的制造業在復蘇,整個產業鏈在升級,我們由衷的希望他們能走的穩,飛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