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如何進行問題深層次原因的挖掘,到此我們已經把問題背后的深層原因挖掘出來了,那么接下來就是如何改善原因來驅動問題的解決了。
首先,我們可以對原因進行一下分類,某些原因的解決方案比較容易或直觀顯現的,那么我們就可以直接下對策,然后驗證對策的有效性;但是有些原因的對策可能需要結合團隊討論或借鑒業界優秀的做法,那么在此階段一般就會經歷以下過程:(1)對策的擬定;(2)對策的評估選擇;(3)對策的有效性驗證。
關于對策的擬定,不止局限于流程的認知或只依賴于經驗,以下幾個常用的方式或工具供大家參考:(1)團隊的頭腦風暴,其過程是組織相關的人員針對原因提出可能的絕決方案,核心是充分利用大家的智慧,提出不同創意的想法,如果把頭腦風暴運用的好的話,往往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或輸出很多具有創意的點子;(2)標桿對比,也就是借鑒相同行業或相識行業的做法,這里的標桿對比可以分為企業內部對標或對標外部企業。企業內部對標是借鑒企業內部的其它事業部或其它工廠的做法,這個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實現;對標外部的企業相對來說比較難,特別是對標競爭對手的企業就更難了,需要利用一些資源才能實現;(3)如果是涉及到比較專業的改善,還可以多咨詢一下相關行業領域的專家。在擬定對策的這個步驟遵循的一個原則是“大膽假設”,打破習慣的禁錮,這樣才能提出具有創造性的點子。



不管是頭腦風暴或標桿對比,可能輸出很多的改善方案,那么接下來就需要對方案進行評估擇優了,這個評估的過程也是充分利用團隊智慧的過程,通常我們可以利用德爾菲專家評估法這個工具進行方案的選擇。使用德爾菲專家評估法,首選需對每個方案進行各個維度的打分,打分的維度是基于方案需要考衡的因素,如成本/實施周期/有效性/可行性等,按照1-5分進行打分,如對成本維度評估打分:1=極端貴,2=花費很多,3=中等,4=花費一點,5=沒有成本;其它維度的打分遵循此方式進行,最后算出一個總分=有效性 X 可行性 X 成本X…,選擇總分比較高的作為優先導入的方案。德爾菲專家評估法比較的簡單易用,關鍵的是關于不同分數的界定,最好是預先收集相關的數據作為打分的依據,而不是僅僅依靠感覺來進行評估。

最后就是驗證改善的效果了,在此步驟我們需確認以下幾個方面:(1)確保解決方案能夠解決問題,也就是問題得到解決了嗎;(2)確保方案不會引申出其它的問題,雖然我們要改善的問題解決了,但是如果產生了其它更嚴重的問題隱患,那就得不償失了;(3)在實踐中完善解決方案,最初方案擬定的時候沒有考略到的不足的地方,可以通過驗證的過程不斷的進行完善。再此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方案的類型,有些方案是可逆的,一旦發現方案不能滿足我們的目的,可以回到原點,對于這類方案,我們在驗證的時候可以大膽的導入;但是有些方案是不可逆的,比如模具角度的打磨,這類方案一旦發現不能滿足要求就回不到原點,必然會造成相應的損失,針對此類方案導入前需要謹慎的進行評估,也就是三思而后行。
“大膽假設,小心論證”是這個階段核心原則。“大膽假設“需要我們打破固化的思維邏輯,異想天開,天馬行空的創造出好的改善方案;
”小心論證”又把我們拉來回現實,需要基于實際的流程現狀進行效果的驗證或風險的評估。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