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布局在很多人看來就是簡單的擺一擺、放一放,但實際上布局中隱藏著很多的浪費,布局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企業的交付周期、產品質量以及生產成本,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事。
首先,我們先定義一下生產布局,生產布局通俗來講可以理解為生產相關的人機料法環等要素在生產現場如何擺放,所以布局設計過程中我們要回答設計能力、需要哪些區域、如何存放、各需要多大的空間及過程中的周轉如何實現等諸多問題,所以布局設計是一項系統化很強的工作。
進行布局的設計我認為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或者步驟進行,首先我們要明確設計的能力也就是年產值或產量是多少,需求是有波動的,如果我們按照月需求最高的產量設計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所以精益告訴我們要做計劃的均衡,可以按照月平均需求作為我們的設計能力(正常能力),當需求出現增長時我們運用生產時間的增加來滿足訂單需求。
確定設計能力的問題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生產流程的梳理,在這個過程中流程圖繪制時非常關鍵的,通過流程的調查與設計勾勒出未來產品生產流程,流程設計我們需要考慮哪里可以實現連續流,實現連續流當前還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不能實現連續流的地方我們如何實現庫存最小,過程中如何實現半成品的周轉,這些問題通過“紙上談兵”設計清楚了生產過程是如何運作的基本上就清楚了。
基于上述的流程設計我們需要在一些工藝上不得不庫存的環節或者前后產能差異較大的環節設置在制品庫存,在制品如何放置、放置在哪里、需要多大的空間這是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制品的存儲與出庫過程中隱藏著周轉、動作管理等諸多浪費,所以一定要遵循能連續流絕不中斷的原則,而且在制品存儲建議用周轉車等“帶輪子的貨架”。設計好存放方式我們要設計放在哪里是合適的,需要多的的區域,原則上講區域設計遵循“線邊”的原則,與產出線體和后工序越近越好,區域面積可以通過存儲量與“每架“存儲量等數據測算出來。有的產品工藝要求靜置或固化一定的時間,而在制品是不同時段產出的,這個時候我們在區域規劃的時候就要進行區域分割,同時要做好先進先出的管理
除了上述生產過程的區域設計外有的企業還需要一些功能區比如員工休息區、辦公區、工裝或模具存放區等,關于這些功能區我建議整體遵循生產相關的區域“線邊”設計的原則(線邊并不一定就是放在旁邊,而是越近越好的),生產相關沒那么強的區域一般采用“見縫插針”的方式,畢竟我們現場80%以上的時間是處于生產狀態的。
以上就是跟大家在布局設計中常碰到的問題以及精益的思維方式,每個行業或企業都有一些不得不面臨的約束條件,只能在遵循精益原則的基礎上靈活設計,使布局的設計更合理。
更好地滿足包括中國客戶在內的全世界客戶的需求。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